激光切割薄板时,拐角出现毛刺和过烧是非常常见的问题,但通常可以通过系统性的调整来解决。这两个问题往往同时出现,其根本原因在于拐角处热量积累过多。
当切割头运动到拐角时,由于需要减速、转向,激光在局部区域的照射时间变长,导致能量输入过量,从而引起材料过度熔化(过烧),而辅助气体无法及时、彻底地将熔融物吹走,冷却后便形成了毛刺。
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设备、工艺参数、材料和路径设计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优化。以下是详细的解决方案:
一、工艺参数优化(最直接有效的方法)
这是调整的核心,主要目的是减少拐角处的能量输入。
1. 降低激光功率(Power):
· 方法:使用激光切割系统的“功率调制”功能。在直线切割段使用正常功率,在接近拐角时(提前量需测试)逐级或直接降低功率。
· 原理:直接减少热源输入,避免过热。
2. 调整脉冲频率(Pulse Frequency / PWM):
· 对于脉冲激光器:在切割拐角时,将连续波(CW)模式或高频率模式改为较低的脉冲频率。
· 原理:从持续加热变为间歇式加热,让材料有时间冷却,气体有时间吹走熔渣。例如,直线用1000Hz,拐角可降至300-500Hz。
3. 优化切割速度(Speed):
· 方法:并非单纯降低整体速度,而是使用机器的“拐角降速”功能。但关键是要配合功率和气体的同步调整。如果只降速不降功率,必然过烧。
· 原理:控制系统自动在拐角处降低速度以保证轮廓精度,但必须与其他参数联动。
4. 调整气压(Gas Pressure):
· 方法:在拐角处适当降低气压。这听起来可能违反直觉,但非常有效。
· 原理:高气压在直线段能很好地吹走熔融物,但在拐角低速度时,过高的气压会过度冷却切割前沿,扰乱熔融物的正常流动,反而导致排出不畅形成毛刺。适当降低气压有助于熔融物更平稳地排出。
· 注意:对于氮气切割不锈钢(高压高速),此方法效果更明显。
5. 改变焦点位置(Focus Position):
· 方法:可以尝试在拐角处将焦点略微上调(离焦)。
· 原理:使光斑稍微变大,能量密度降低,从而减轻拐角的过热现象。但这需要精细测试,因为过多的离焦会影响切割能力。
二、 路径与编程优化
1. 添加小圆角(Fillet):
· 方法:在设计的拐角处增加一个很小的圆角(例如 R0.2-R0.5mm),代替尖锐的90度角。
· 原理:圆角允许切割头以更平滑的曲线运动,避免速度的急剧变化和方向的瞬间改变,从而减小热量积累。这是最常用且最简单的设计端解决方案。
2. 使用“环切”或“拐角过烧抑制”功能:
· 方法:现代高端激光切割系统(如通快、百超、马扎克等)都有专门的软件功能来应对此问题。其原理通常是:
· 减速预测:提前识别拐角并开始降速。
· 参数联动:自动将功率、频率、气压等参数与速度变化进行绑定,形成一套针对拐角的独立工艺库。
· 操作:在切割软件中找到类似“Corner Optimization”、“Anti-Burn Corner”等选项并启用。
3. 引入微连接(Micro-Tabs):
· 方法:在拐角处故意留下极小的连接点(不切透),最后再处理。
· 原理:改变热传导路径,避免热量完全集中在尖角导致烧毁。但这主要用于防止尖角烧毁,对毛刺的改善是间接的。
三、 设备与耗材检查
如果参数调整后效果不佳,需检查硬件状态:
1. 喷嘴状态与选择:
· 检查:喷嘴是否损坏、是否中心对准(光心)?不正确的中心会导致气体涡流,吹渣无力。
· 选择:尝试使用直径更小的喷嘴。小喷嘴能产生更集中、更快的气流,有助于在低速的拐角处更有效地吹走熔融物。
2. 光学镜片清洁度:
· 检查:保护镜片是否污染?污染的镜片会导致激光功率下降和光束质量变差,为了补偿可能会无意中设置过高的功率,加剧拐角问题。
3. 气体纯度:
· 检查:尤其是切割碳钢使用的氧气,纯度必须达到99.95%以上。氧气纯度不足会降低燃烧反应效率,需要更慢的速度和更高的功率,恶化拐角质量。
四、 材料因素
· 材料类型:不同品牌、批次的板材,其成分和表面状态(如镀锌层、油膜)会有差异,可能影响切割效果。如果更换材料后出现问题,可以考虑回调工艺参数。
· 板材表面:确保板材表面干净,无严重锈蚀或油污。
总结与操作步骤建议
1. 首先检查硬件:确认喷嘴、镜片、气体都处于良好状态。
2. 从设计端入手:为尖角添加微小圆角。这是成本最低的解决办法。
3. 启用设备智能功能:在切割软件中寻找并设置“拐角优化”功能。
4. 手动参数调试:如果问题依然存在,进行手动调试:
· 创建一个测试图形:包含90度角和各种半径的拐角。
· 主要调整:在拐角处降低激光功率和脉冲频率。
· 辅助调整:适当降低气压,并微调焦点。
· 记录:每次只改变一个参数,记录效果,找到最佳组合。
通过上述方法的综合运用,可以显著改善甚至彻底解决激光切割薄板拐角的毛刺和过烧问题。